甘肃陇南武都区裕河镇:种下生态茶 托起致富梦
开云娱乐官网下载 首页 个人中心
下载APP 下载APP
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

甘肃陇南武都区裕河镇:种下生态茶 托起致富梦

陇南市武都区裕河镇茶农正在采摘茶叶。新甘肃·甘肃日报通讯员王骞瑶

近年来,陇南市武都区裕河镇通过发展茶产业,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,加快了全镇生态致富的步伐,一幅幅产业升级、三产融合、农民增收的生动画卷,正徐徐铺开。

裕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距离武都城区约109公里,地处陕、甘、川三省及秦岭山系与岷山山系的交汇地带,总面积5万余公顷,最高海拔2472米,最低海拔660米。这里气候湿润、河流众多、酸性土壤和天然有机肥,为茶树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。

裕河镇按照“以生态化理念发展产业,以产业化方式建设生态”的思路,以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、农村增绿为出发点和落脚点,着力将茶产业打造成脱贫攻坚的主导产业、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,切实有效推进产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。目前,全镇栽植茶园1.8万亩,茶产业已成为当地支柱产业。

每年的茶叶采收季,是裕河镇茶农最忙碌的季节,他们要赶在最佳的时间内把鲜茶全部采摘完,因为只有这样茶叶才能卖个好价钱。

一大早,清晨的露水还停留在茶叶上,茶园里已满是忙碌的身影。

位于裕河镇孙家湾村的茶叶基地开始热闹起来。茶农贾玉花和采摘工人们背着笆笼,用熟练的动作采摘茶叶,并将一棵棵嫩芽装进一个个篮筐里。

贾玉花拿着刚摘下的绿芽说:“我们的茶叶都是现摘现炒的,很多人喜欢喝。早上起来,泡一杯那才叫好嘞。”说罢,便仔细择选着适合炒制的茶叶。

据介绍,一斤上好的龙井茶,需要人工采摘8万个嫩芽,茶农们每天大概采摘半斤多,而4斤左右的鲜叶才能做1斤成品茶。

手工毛尖是裕河的另一大宝贝,至今仍保留着原始的制作方法:采用柴火、铁锅、纯手工制作,经过杀青、揉捻、炒干三道工序完成,一斤上好的手工毛尖至少需要5.6万棵芽头,一泡3克手工毛尖需要双手在枝头上采摘336次。

高纬度地理条件保证了茗芽的充分生长周期,使得裕河手工毛尖成为不可多得的茶中上品。同时,因为毛尖价位相对大众,所以手工毛尖性价比极高,深受茶迷认可。

“我们一年可以采几季茶叶,不同季节产的茶叶各具特色。”贾玉花笑着说,“别看摘了这么多茶叶,炒制过后就变少了,我家20多亩茶园,一年大概能生产二三百斤茶。”

通过发展茶产业,贾玉花成为她们村最早实现脱贫的一批人。而这两年,她又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为裕河镇电商服务中心的负责人,通过快手、抖音直播把家乡的好茶、蜂蜜推销出去。

“直播观看人数最多的一次有15万人次左右,一场直播下来最多的订单数是380多单,一共卖了8000多元,这些数字我都牢牢记在心里。我一定要将家乡的茶叶卖到更多的地方,让更多人喝到裕河茶。”贾玉花说。

一片嫩叶如何能致富一方群众?从贾玉花个人经历可以找到答案。

据了解,裕河镇茶叶年产量在8吨左右,其中龙井约2.5吨、毛尖约5.5吨,累计带动贫困群众160户,户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。为了带动更多的茶农走上致富路,裕河镇下大力气解决“产量低、加工难、销售难、效益低”的难题。今年裕河镇计划改良新品种茶园200亩,解决品种老化问题,提高茶叶产量,真正让茶产业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。

茶叶美了一方环境、兴了一方经济、富了一方百姓。不仅是裕河镇,如今,武都区正努力把茶产业打造成适茶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、推动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和亮丽名片,全区共发展3.25万亩茶园,采茶面积1.5万亩,年产量10.5万公斤,产值8400余万元。

来源:新甘肃,信息贵在分享,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

Baidu
map